查看完整版本: 神聖與俗世
頁: [1] 2

lajsky 發表於 2008-10-7 07:51 PM

神聖與俗世

神聖與俗世是一個重要的分別。
宗教信仰常教人趨近或安住神聖,遠離世俗。
佛教的禪寺與佛堂是神聖的,靠近或進入皆須保持心念的純淨,
基督教的教堂亦然。
最重要的是,人生的最終歸宿一定是神聖的。
難道沒有方法讓神聖與俗世圓融是一嗎?<div></div>

pop00123 發表於 2008-10-7 11:27 PM

「天下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」

「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」

一切對立皆是俗世心
神聖與俗世本來圓融
俗世人分別心故有二
神聖心無分別本來一

分別心即是俗世心
不分別即本來圓融

lajsky 發表於 2008-10-9 10:23 AM

回復 #2 pop00123 的帖子

您的意思是俗世的一切亦是神聖的噢!
若如是,世間的欺騙、爭吵與打架…等事,亦是神聖的嗎?
還有世間奸險凌人與粗暴呢?

pop00123 發表於 2008-10-9 01:40 PM

本無神聖俗世
一念之差而已

以神聖心看俗世:
一切世間的欺騙、爭吵與打架、世間奸險凌人與粗暴…等事
即本來圓融 清淨平等無礙

以俗世心看一切世間的欺騙、爭吵與打架、世間奸險凌人與粗暴…等事
皆非神聖 非平等 非本來圓融  因自心執其有故便生分別煩惱

亞亞亞 發表於 2008-10-10 12:58 PM

高低之下做何分別?^^  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  說出來的見解當然不同嚕   鑽石還不是生長再一堆巖石裡面  它怎還這值錢?  宗教叫人遠離世俗?  有這回事?     什麼教阿?^^ 不入世修行怎驗證菩提之境?  不體會怎破我執?  會遠離世俗者是要讓自己修心不被打擾  以安其心 導其意 讓自己心神合一(好修練罷了)  佛教教堂靠近要保持心念純淨?  那天底下有誰可以靠近任何一家教堂?^^  假設你是神 要解救世俗的人們~就是要先把她們的念頭導正過來  會拒絕她們不要來?  心念以純正那還是教堂幹麻?  神聖與世俗本就一體  他就像白天與夜晚 只差別用不用得當   分來分去累的可是自己喔~呵呵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
lajsky 發表於 2008-10-15 07:53 AM

回復 #5 亞亞亞 的帖子

這個分別的涵義是
價值的抉擇
生命方向的抉擇
生活態度與方式的抉擇
to be or not to be 的抉擇
恐怕就算是累,也得承擔呀

01om10 發表於 2008-10-15 01:31 PM

所以lajsky你自己既然這麼執著這種分別
就會有那樣多種抉擇來纏住你
只要這種分別執著還在你心裡,
所有的累就是自找的,不是外來的,你自己當然得承擔

這樣你的最終歸宿可不一定是神聖的。
是隨你自己的分別業力決定的。
神聖裡是沒有你執著的那些分別的。
如果要自己的最終歸宿是神聖
就得捨去一切分別執著

lajsky 發表於 2008-10-16 12:46 AM

謝謝指教!
還好我的迷惑沒那麼深。

抉擇是光明的決定,像釋氏決定出來說法渡眾生,
執著是黑暗的沉淪,像把持權力財富的人。

分析神聖與世俗,讓自己趨向神聖,這應是光明的!

承擔是光明俊偉的愉悅!

「一者心真如門。二者心生滅門。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。此義雲何。以是二門不相離故。」
您說的分別執著是在心生滅門中,這是不覺,亦是迷惑;
真如門是心之本然的覺性之呈現。
心有覺迷,而當覺!
人有聖俗,而當聖!
義理彷彿,何有過犯。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pop00123 發表於 2008-10-16 07:25 PM

何故心有覺迷
何故人有聖俗

若心本有覺迷
何故棄迷求覺

若人本有聖俗
何故棄俗求聖

若心有覺迷 當覺無迷是心乎?
若人有聖俗  當聖不俗是人乎?

若二門不相離故
何故起初不圓融?

釋氏說法度眾 乃眾啟請 應因緣機相之無為 非自決定心 佛無法可說 言佛說法 即是謗佛

lajsky 發表於 2008-10-18 12:32 AM

回復 #9 pop00123 的帖子

原帖由 pop00123 於 2008-10-16 07:25 PM 發表

若心本有覺迷
何故棄迷求覺

若人本有聖俗
何故棄俗求聖

若心有覺迷 當覺無迷是心乎?
若人有聖俗  當聖不俗是人乎?

若二門不相離故
何故起初不圓融?   

依你所說,似乎不能、就心言覺迷。
但我引用《起信論》之心生滅門,自何而來。
又,《楞嚴經》雲:
「  ……
不應虛空無從自出。若此虛空性圓周。
遍本不動搖。當知現前地水火風。均名五大
性真圓融。皆如來藏本無生滅。阿難汝心昏迷。
性覺真空性空真覺。清淨本然周遍法界。
隨眾生心應所知量  」

心有覺有迷,經與論中皆有此說。
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
pop00123 發表於 2008-10-18 02:34 PM

那麼,您這#10的內容足不足以回答您自己開版的疑問呢?

instnt 發表於 2008-10-20 10:36 AM

凡、聖之分是意識妄動     若真有一聖   又當去哪求那聖?:biggrin:

以真如本體之一合相來看   凡聖皆是一如

以佛眼來看   眾生皆已成佛    只因妄想執著    誤認有凡聖之分   

就如同證入聖境界的人也不會說自己是什麼菩薩什麼佛

只是自己在證入的那一剎那

會無限的懺悔但不到一秒甚至是一剎那又會無限的喜悅

然後只知道自己跨過一個很不一樣的關卡

但不覺得自己跟以前有什麼不同   只是沒有煩惱痛苦而已

此時就是般若作主    眼耳鼻舌身意由般若智慧主導

過往是識為主般若為輔    當下是般若為主識為輔    轉識成智

此時即是隨緣不變、不變隨緣的大自在聖境界:biggrin: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lajsky 發表於 2008-10-22 07:20 AM

「覺」與「般若」不就是証「空」嗎?
一切法如幻,無實自性,故曰空,
這即是,不應妄執分別,
也因此,您們覺得聖俗本無有差別,
我作甚,自尋煩惱。

只是,倘若自性非空呢?

[ 本帖最後由 lajsky 於 2008-10-22 07:25 AM 編輯 ]

pop00123 發表於 2008-10-22 04:12 PM

那麼, 便是說: 釋迦牟尼佛是大妄語者。

Q:只是,倘若自性非空呢?
A:您必須先找到「自性非空」的根據,問題才能成立

instnt 發表於 2008-10-22 06:19 PM

原帖由 lajsky 於 2008-10-22 07:20 AM 發表
「覺」與「般若」不就是證「空」嗎?
一切法如幻,無實自性,故曰空,
這即是,不應妄執分別,
也因此,您們覺得聖俗本無有差別,
我作甚,自尋煩惱。

只是,倘若自性非空呢?

您所提的都是文字邏輯上的問題      並不是實證的問題    小弟只談實修實證的方法原則:biggrin:

再者所謂的「空性」不是您想的什麼都沒有    「空」這個字是文字運用上的一個盲點   

受限在人的語言、經驗、文字之中   惟有「空」這個字最接近本意   但僅只是接近實相併不是實相

經常會使人誤會佛法講「空」是什麼都沒有的斷滅、消極感受  ╮(╯_╰)╭

真正禪的境界是「言語道斷、心行處滅」    所以到最後古德只能丟下一句「不可說」

其實並不是不能說    只是即使說出來對方也無法體會    所以佛法談實證就是講一切只有自己證明才知

故雲「唯證方知」     

另外「般若」是真空妙有一如      「覺」亦是覺醒、領悟到原來這本是一如、沒有分別    只是自己妄想分別誤以為罷了

僅此跟大大報告:biggrin:

心物一如、空有一如、身心不二、本性即為佛性

[ 本帖最後由 instnt 於 2008-10-24 09:45 AM 編輯 ]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頁: [1] 2